产品服务
推荐以下操作以提高回收效率:适当增加磁珠与待纯化样本或纯化洗脱液在混匀后的孵育&磁吸时间;适当提高磁珠纯化倍数(如纯化样本步骤,非片筛);使用新鲜配制的 80% 乙醇;严格控制磁珠晾干的时间,避免过度晾干。
适用于片段化后 DNA 分布范围较宽且期望得到稳定的数据产出的情况。但获得狭窄峰型也会降低文库丰度,故操作少量样本时应注意损耗。双筛分为片段化后双筛、连接后双筛两种。在双筛的过程中短片段损失更多但分布更集中,而长片段与之相反。由于连接后双筛时已引入了接头,因此相对片段化后双筛损失更少,但峰型相对较宽。此时还应注意:
①任意形式的双筛都会带来 DNA 的损耗,因此扩增循环数需要至少增加 1 个循环;
②任意形式的双筛都会带来原始文库丰度的损耗,可能会导致测序数据中的重复率的增加;
③打断片段的平均大小应接近预期片段大小,以减少样本损失。
可能原因为接头未稀释,推荐解决方案:对于低起始量的样本建库,应严格定量并按照说明书推荐进行接头稀释。
可能原因 解决方案
样本严重降解 降解较为严重的样本,如 FFPE C 级样本,同等片段化时间下,DNA 分布可能为 150-200 bp。建议对样本进行分级后按照分级条件设置酶切时间
片段化时间过长 应避免同时手工操作过多样本,操作时间跨度过长会因片段化反应时间被动延长;
反应体系配置尽量低温操作
室温操作时间过长 确保片段化体系各组分在转移至 PCR 仪之前,始终置于冰上;
提前运行 PCR 仪,模块温度稳定后暂停,体系配置完成后立即开始孵育程序

推荐按照如下方式对 FFPE 样本进行分级和实验操作:

分级 分级标准 推荐起始量 酶切时间  (250 bp) 推荐扩增循环数  (250 bp)
FFPE B+ ~15 kb  有主带,存在轻微弥散,主带比弥散状带明显 ≥  100 ng 与常规  gDNA  一致 与常规  gDNA  一致
FFPE B ~15 kb  有隐约可见主带,同时存在中度弥散 ≥  100 ng 比常规  gDNA  缩短约  5 min 比常规  gDNA  多  1-2  个
FFPE C 在  200-2500 bp  之间存在弥散状分布,无清晰主带 ≥  100 ng 比常规  gDNA  缩短约  10 min 比常规  gDNA  多  2-3  个
FFPE D 主要分布在  250-1000 bp,呈弥散状 ≥  100 ng 比常规  gDNA  缩短约  15 min 比常规  gDNA  多  3-4  个
实验条件:使用 NadPrep® 快速 DNA 酶切文库构建模块 v2 搭配 NadPrep® Universal Stubby Adapter (UDI) Module 对不同分级的 FFPE 样本建库后的文库片段分布如下图所示(Agilent 2100, DNA 1000 Kit):文库片段分布


可能原因 解决方案
DNA 溶液中EDTA 浓度>1mM 推荐使用磁珠法或柱式法纯化核酸,并用 Nuclease Free Water 溶解
DNA 纯度较差 样本纯度要求  OD260/ OD280=1.8-2.0; OD260/OD230=2.0-2.5。若样本中存在胍盐及杂蛋白污染时会影响酶切效率,推荐使用磁珠法或柱式法纯化核酸,并用 Nuclease Free Water 溶解
反应体系混匀不充分 确保片段化 Mix 充分混匀后,再加入样本中,并再次充分混匀后进行反应
连接步骤操作不合理导致片段自连 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流程操作
可能原因 解决方案
起始投入量不准确 实际其实投入量偏低,建议使用 Qubit 进行精 确定量
磁珠纯化过程中丢弃部分磁珠 采用涡旋混匀时,确保管盖紧闭,弃上清过程 切勿丢弃磁珠
可能原因 解决方案
转化后文库被未转化文库污染 使用带滤芯 Tips; 转化结束后及时更换新的乳胶手套,更换新的 工作台面以及新的移液器
Bisulfite Reagent 易发生氧化、结晶析出,导 致亚硫酸盐溶液浓度降低,影响转化效率 在有效期以内使用 Bisulfite Reagent; 控制 Bisulfite Reagent 暴露在空气中的时

试剂盒在没有被紫外灯照射的情况下,在台面室温过夜,可以继续使用。NadPrep® 快速DNA酶切文库构建试剂盒性能稳定,放置在室温下12 h内,建库表现无损。

NadPrep® 快速DNA酶切文库构建试剂盒推荐冻融15次以内。为保证数据质量,建议分装使用,分装前请充分混匀。